有沒有想過,如何用螺旋裝訂機將散頁裝訂成一本平整的專業書籍?本指南將其工作流程分解為5個簡單的步驟(沒有技術術語!),並教您如何選擇適合家庭、辦公室或商店使用的機器,以及針對厚文檔(80頁以上)的特別提示。非常適合初學者!
線圈裝訂機使用金屬線圈(鍍鋅鋼或鋁)來裝訂頁面。它執行三個核心任務:
最終得到的是耐用、平放的文檔,非常適合用於報告、烹飪書或厚筆記本。
以下是手動和半自動模型的標準工作流程,其中突出顯示了針對厚文檔的特定提示。
準備對象 | 標準文件(80頁以下) | 厚文檔(80+頁) |
文件 | 將頁面整齊地堆疊起來;輕敲邊緣以對齊。 | 1. 分成 2-3 部分(每部分 15-20 張)。 2. 用鉛筆線標記邊緣以便對齊。 3. 使用硬式卡片紙封面(110-140 磅)加固裝訂邊緣。 |
機器 | 1. 插上電源;檢查打孔模具(如有必要,請用乾布清潔)。 2. 將紙張導板調整至 A4/Letter 並鎖定。 | 1. 完成標準準備步驟。 2. 將廢紙片放入打孔模具 2-3 次,以清除殘留物(防止卡紙)。 3. 仔細檢查紙張導板鎖(對於橫斷面對齊至關重要)。 |
首先,選擇正確的線圈尺寸(使用下表),然後遵循插入技術。
頁數 | 標準線圈尺寸 | 厚文檔(80+頁)特別說明 |
10-20 | ¼英吋 | N/A(不是厚文檔) |
30-50 | ½” | N/A(不是厚文檔) |
80-100 | 1” | 尺寸增加 ⅛ 英吋(例如,90 頁增加 1¼ 英吋) |
150+ | 1.5英寸 | 尺寸增加 ⅛ 英吋(例如,160 頁增加 1⅝ 英吋) |
機器類型 | 標準文檔 | 厚文檔 |
手動的 | 將線圈直接穿過所有孔。 | 1. 從底部開始插入(而不是頂部)。 2. 使用插入工具每 10-15 頁「穿過」一次線圈(防止彎曲)。 |
半自動 | 將線圈直接穿過所有孔。 | 將文件垂直放置(重力有助於線圈順利穿過厚疊文件)。 |
捲邊將線圈鎖定在適當位置-跳過或過快執行此操作,頁面就會掉出來。
機器類型 | 標準文檔 | 厚文檔 |
手動的 | 將兩端以 90° 角壓接。 | 1. 先壓接一端。 2. 輕輕打開檔案以釋放張力。 3. 用力擠壓壓接桿 2-3 秒(比標準時間長),以獲得緊密彎曲。 |
半自動 | 將兩端以 90° 角壓接。 | 1. 先壓接一端;開啟文件以釋放張力。 2. 使用「重型壓接」設定(為厚線圈創建更深的彎曲)。 |
徹底清潔機器(厚裝訂會產生更多紙塵)。
使用下表來匹配機器功能以滿足您的需求 - 特別是對於厚文檔。
選擇標準 | 核心要求(連結到工作流程步驟) | 推薦模型和用例 |
1. 打孔能力(配對步驟2:打孔) | 最小容量為 20 張(對於頻繁裝訂的厚頁,則為 30 張以上)。 | - 家庭/學生:型號 S1(15-20 張,經濟實惠)。 -辦公室:型號 O2(25 張,包括“厚紙模式”)。 -商店:型號 C3(35 張,重型電機,適合日常厚紙裝訂)。 |
2. 線圈相容性(匹配步驟 3:線圈插入) | 必須支援 1”-1.5” 金屬線圈(初學者機器通常最大為 ¾”)。 | - 兩用機器(例如,型號 D3):適用於金屬/塑膠線圈,但避免使用超過 1 英吋的塑膠線圈(厚文件容易破裂)。 -厚文檔重點:優先考慮金屬線圈相容性(1”-1.5”)。 |
3. 手動與半自動(配對步驟 3-4:插入/壓接) | 半自動節省時間並減少錯誤(自動插入可以更好地處理粗線圈)。 | - 手動:80-150(適合每月裝訂<5份厚文件的情況)。 -半自動:150-300(每月裝訂≥5份厚檔案的情況值得升級)。 |
常見問題 | 根本原因 | 解決方案 |
厚文檔上的孔不均勻 | 1. 一次打孔的紙張過多。 2. 導紙器未鎖定。 | 1. 每次打孔減少至15-20張。 2. 鎖定導紙器;使用部分對齊標記。 |
線圈無法完全插入 | 1. 線圈尺寸太小。 2. 各部分之間的孔未對齊。 | 1. 將線圈尺寸增加⅛吋(例如,90頁則增加1¼吋)。 2. 重新打孔未對準的部分;對於難以打孔的部分,請使用插入工具。 |
線圈彈開 | 1. 捲曲太淺。 2. 線圈尺寸對於頁數來說太小。 | 1. 壓接時間 2-3 秒(比標準時間長)。 2. 調整線圈尺寸;確保線圈延伸超過末端 ¾” 。 |
裝訂厚檔案需要專注於三個關鍵步驟:分段打孔、選擇尺寸合適的線圈以及徹底壓接。選擇一台具有足夠打孔容量(≥20 張)和 1 英吋至 1.5 英吋線圈支架的機器,您將獲得專業、耐用的平裝裝訂效果。準備好了嗎?選購我們的厚文件裝訂套裝(包含 O2 型號 + 100 個 1 英吋金屬線圈)。